close

 

去年在曼哈頓的東村(小日本),一家名為「大將」(Taisho)的居酒屋裡小酌,認識了一名日本留學生。
一開始我們粗淺地聊了自己的家鄉與美食,接著我提及過去曾遊訪東京達九次之多時,他問我去過京都嗎?他是從京都來的。

京都一直是我想去的地方。
應該說京都是我想待上數個月生活的城市。

難得遇上正統的京都人(居住京都已達數代之久),我和他表明從未去過京都,但很想看看京都的老建築、新建築,老庭園、新庭園。
記憶中只有大河劇和日本歷史劇裡刻畫唯美的、像在天邊一樣的京都形象。
他聽到歷史劇眼睛一亮,於是滔滔不絕。

回到台灣後,狠狠地把沒補齊的劇集看完。
雖然必須承認一點:大河劇的集數實在又臭又長(通常都四十幾集,一年一部),而其餘的歷史劇甚至重複拍攝大河劇所拍過的主題。
例如台灣人熟知的「篤姬」(2008年大河劇)和另一部「大奧明治篇」有重複之處。
不過劇中考究的場景、服飾、庭園、建築;還有帝王學發展文化,的確不輸大陸劇的清朝三部曲(康、雍、乾)。


大河劇、日本歷史劇、歷史電影有觀看順序,如下:


「義經」,49集。(講述平安時代的源平合戰1180~1189,主角源義經。本劇嚴格歷史考證。)
「天地人」,47集。(2009年大河劇,講述織田信長、豐臣秀吉、德川家康、上杉家臣等故事。)
「利家與松」,49集。(2002年大河劇,德川家康之家臣與其正室的故事。本劇在史實與地理方面不合理的部份極多,尤其對主角前田利家個人的美化十分顯著。)
「新幕府大將軍德川家康」,49集。
「大奧第一章」,11集。(江戶幕府初期,第二代將軍時期。大奧創始人 - 春日局的故事。)
「大奧第一章特別篇SP - 櫻花落」
「大奧華之亂」,10集。(第五代將軍正室與側室爭寵的故事。)
「大?華之亂特別篇SP - 悲戀的盡頭」
「大奧」,電影。(第六代、第七代將軍。大奧總管 - 繪島的故事。 )
「大奧明治篇」,12集。(幕府末年,第十三代將軍夫人 - 篤姬的故事。)
「大奧2003年SP - 幕末的女人」
「篤姬」,50集。(2009年大河劇,第十三代將軍夫人。)
「龍馬傳」,2010年大河劇,上映中。(江戶末年,第十三代、十四代將軍時期。以幕末知名商人岩崎彌太郎的觀點描述?本龍馬三十三年的生涯。)


劇中描繪的大奧就是現今的東京皇居,當時的京城就是現在的京都。
(大奧就是將軍的生母、正室(御台所)、側室和各女官(稱為「奧女中」)的住處,類似後宮的意思。)
京都受到中國的影響,最初在建設時仿照唐都長安建設,城北為皇城和宮城,城南為外郭城。外郭城又分為東西兩部分:西側稱長安(西都),東側稱洛陽(東都)。
戰國時代初期,京都幾乎被毀壞殆盡。
直到豐臣秀吉時期,對京都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,現在在京都的都市構造中還能看到當時的痕跡。

這名日本留學生特別提醒我,如果到京都一定要試試夏日限定的川床料理。
「川床料理」是夏日時,京都人為了避暑而在鴨川河邊店家精心設計的涼蓆上品嚐之魚料理。
價格昂貴,份量極少的川床料理為何如此誘人?
這和日本人的慢食哲學有關。

所謂「慢食」為何而慢?
為了山水而慢。
山水轉為一種意境,意境之中,人靜了,心自然也涼了。

鴨川河畔的料亭店家只有在夏日時會在溪流邊從陽台搭出延伸的「納梁床」,其實就是一種懸空架在溪流上的蓆座。
人們坐在納涼床上,罔若置身於山水之中,甚至還可將腳丫子浸泡在冰涼的溪水裡。

我想到小時候看到的一本中國古代故事童書,有一則是王羲之寫蘭亭集序的由來。
其中遊戲「曲水流觴」,插圖即是:
眾人坐在彎曲的水邊,將乘著酒的容器置於流水之上,酒杯漂浮到誰的面前,誰就要一飲而盡並賦詩一首。
後來查資料發現這是唐朝時代,豪門望族常在宴會時宴飲的遊戲。
有趣的是現今京都御所常御殿還置放了一幅曲水流觴的畫。


日本的庭園重視山水,中國的庭園取其意境。
京都與長安,異曲同工之妙。

長安無緣再見,京都指日可待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manda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