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大學時候,只有一支完全手動的單眼相機,底片沒有時,必須捲動轉軸拉出下一格底片。當時沒有液晶顯示屏慕,拍完之後不知效果如何,所以許多珍貴時刻,就不停地拍呀拍,深怕錯過。
幾年前,數位相機開始風行,我選擇了專作鏡頭的PENTAX超薄款,隨身攜帶,非常方便。
沒想到抵達紐約後,最重要的相機被遺忘在台北。
於是前二個月的「死觀光客時期」,回憶只儲存在我的腦裡。
後二個月,相機寄到了紐約,不過卻因為交替忙碌的學生、打工生活,沒有帶著相機紀錄點點滴滴。
回到台北後,偶然看到PENTAX的紀念款單眼數位相機正在特價,於是開心地買下了它。
等了好幾天,新買的相機終於送到家。
一拿到手就不停反覆地把玩試拍,摸索每一個旋紐。
新相機拍了幾天之後,我對著電腦端詳拍攝結果,一張一張,止不住心中的疑惑。
我對客廳吼叫:「Eddy,你來幫我看看,這照片的焦距是不是沒有調好?」
Eddy走來,仔細觀察了一會:「沒有啊…很清楚啊~」
我說:「是嗎?你再看看下一張。」
「沒有糊掉,很清楚。」Eddy肯定地說。
我瞪大了眼睛說:「為什麼我覺得不夠清晰?」
Eddy邊走回客廳邊說:「真的很清楚啦~」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amandawang/1196196755.jpg&width=471&height=325)
我繼續盯著電腦螢幕,重複每一張照片。
「也不是焦距沒調好,應該說是線條不對。」我又對著客廳說。
Eddy沒有回答。
我提著電腦走到客廳,再度播放剛剛的照片給Eddy看。
「我說不出哪裡不對,你覺得呢?」我望著Eddy,期盼他能解讀那種無以名狀的困惑。
「真的看不出什麼異狀,很正常啊~」Eddy說。
我問:「是這支相機不夠好嗎?」
Eddy沒有回答。
我說:「如果同一支相機讓技術不同的人拍攝,是不是會有不同的效果?」
「是的。」Eddy說。
「所以是我技術不好,還是這支相機只有這個能耐?」我追問。
Eddy沒有回答。
我提著電腦走回書房,邊嘟噥著說:「唉~我技術不夠好…」
我坐在書桌前,心想:「怎麼樣算是技術好?又怎麼樣讓技術變好?」
想著想著,突然一個念頭閃過。
「技術」與「意境」,哪個重要?
《待續》
全站熱搜